2009年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工作,要按照“调整优化上水平”的总体要求,推动中央企业“保发展、提效益”。业绩考核要以控制资产负债水平、改善现金流量为抓手,努力降低经营风险,加快改善财务状况,确保企业稳健经营。
一些中央企业近年来的扩张冲动较强,在超出自身能力的情况下,急于进行境内外项目投资和并购重组,债务负担迅速加重;一些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占用较多,现金流比较紧张;还有一些企业传统市场出现萎缩,新的市场开拓进展缓慢,业务转型任务艰巨。改善财务状况、控制经营风险是这些企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迫任务。
业绩考核要引导企业加强风险防范。对资产负债率高、投资冲动强的企业,按照不同行业和不同标准,增加资产负债率、流动比率、速动比率等考核指标,引导企业合理控制投资规模,有效降低负债水平;对资金紧张、集团控制力较弱的企业,适当增加现金流考核指标,引导企业规避财务风险,增强集团管控能力;对成本费用上升过快的企业,加大相关指标的考核力度,督促企业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。
强化管理是企业练好内功、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,因此,业绩考核工作要引导企业着力提升管理水平。在加强“短板”管理上,针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管理难点,优化考核指标设计,并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“短板”实施动态调整,引导企业持续改进管理。尤其是要引导企业强化成本管理,降本增效,确保在成本上有竞争优势。在推进对标管理上,按照标杆先进、同一行业同一尺度、循序渐进的原则,盯住出资人关注的关键绩效指标,找出差距,明确措施,在考核中严格落实。不管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什么变化,都要通过对标考核,引导中央企业努力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,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。
发挥业绩考核导向作用
推进自主创新,是中央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、实现科学发展的源泉。多年来,中央企业取得了不少重要创新成果,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。但与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要求相比,中央企业在自主创新上还存在不少差距。因此,要积极探索和完善引导企业推进自主创新的业绩考核体系和办法。
一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。中央企业科技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与国际水平相比普遍偏低,发达国家大企业科技研发费用普遍超过销售收入的5%,而我国中央企业还不到2%。要区别情况和管理层级,分类、分层设置科技进步考核指标,引导企业结合实际,自觉加大研究开发投入,保证企业自主创新资金需求。
二要引导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产出效益。企业不仅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,提高技术集成能力,而且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研究、设计、生产紧密结合,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和产业化能力,讲求投资回报,做到既有社会效益,又有经济效益。
三要建立和完善针对科技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,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考核办法和薪酬制度。
将经济增加值纳入业绩考核,是增强企业股东回报意识、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之举。国资委从2007年开始采用鼓励的形式,在部分中央企业试行经济增加值的考核。试行结果表明,大部分企业的经济增加值都有了明显改善。从第三任期即2010年开始,国资委将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,引导企业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。企业提高经济增加值水平,既要靠增加净利润,又要靠降低资本成本。在当前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、市场投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,尤其要把避免盲目投资、减少资本占用、提高投资效率作为提升价值的重点工作来抓。凡有新上项目,一律要有资本成本门槛,并以此作为考核投资效果的主要依据。企业还要对现有资产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,对不创造价值的资产进行合理处置,对创造价值的业务加大投资力度,全面提高企业资产的价值创造水平。
增强国际竞争力,是中央企业贯彻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、在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然要求。业绩考核要主动适应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要,引导企业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。企业要跟踪研究国际市场的变化,尤其要密切关注石油、矿产、有色金属、粮食等初级产品市场和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变化,分析对本企业的影响,及时调整经营策略,采取有效应对措施。
要应对金融危机,还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,这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。业绩考核将通过实施年度业绩考核,引导企业加强管理,降本增效,提高当期效益,实现平稳增长;通过加强任期业绩考核,引导企业及时解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,强化资源储备、技术储备、人才储备和项目储备,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。为促进企业安全发展,考核将以强化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线,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考核,将考核结果与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绩效年薪挂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