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完正月十五,不少外出打工的朋友就踏上了征程。
然而,由于缺乏对职业病防治及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,很多务工人员(尤其是农民工),在走向“致富路”的同时,不知不觉被职业病侵袭。对此,专家通过职业病典型案例,给务工者以提示。
尘肺病
【典型案例】某石英砂厂,使用石英矿石为原料生产石英砂,车间的除尘设施不到位,工人加料、包装均为手工操作。2011年,该厂40多名工人解聘时进行粉尘作业离岗体检,发现并确诊了9名矽肺病人。职防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了粉尘检测,发现多个岗位矽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多倍。经多方督促,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。
要点:尘肺病是我国头号职业病,占所有职业病80%以上,以矽肺居首。
【预防提示】预防尘肺病须“四做到”:签订劳动合同;进行岗前、在岗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,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;岗前和定期的尘肺病防治知识培训;坚持佩戴防尘口罩和其他劳动保护用品。
上岗“五注意”:注意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;遵守生产操作规程;确保防尘设施正常运行;坚持佩戴防尘口罩及其他个人防护用品;工间就餐应脱去工作服,洗手、漱口。
下班应“四要”:防护设施运行做好交接;换洗工作服;洗澡;维护好个人防护用品。
职业性苯中毒
【典型案例】宋某在工厂从事喷漆工作2年,出现头晕、乏力、全身皮肤多处淤血、淤斑,企业安排其到职防机构申请职业病体检,被诊断为“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(再生障碍性贫血)”,享受到了相应工伤待遇。
要点:苯中毒多发生在机械制造业、涂料生产、家具制造、皮革、箱包、包装、房屋装修等行业。
【预防提示】预防急性、慢性苯中毒,须“八做到”:签订劳动合同;岗前、在岗、离岗时苯作业职业健康检查;涉及苯作业的企业应多开展苯中毒防护知识培训;遵守操作规程,作业时站上风侧;作业时佩戴防毒面罩、工作服和手套;工作岗位安装抽风排毒设施;禁用香蕉水洗手;下班后在单位及时更换衣物、洗澡,去除体表(皮肤、头发等)附着的有害颗粒,不要将工作服穿回家中。
急性苯中毒者,应迅速将其移至空气新鲜处,脱去衣服,温水清洗皮肤,吸氧,送综合医院救治;慢性苯中毒者,须换岗,调离苯作业岗位,进行对症综合治疗。
急性硫化氢中毒
【典型案例】2011年7月,某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曹某,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,进入污水池进行排水泵维修,突然大量腐败臭蛋味气体伴随污水涌入污水池中,他似遭到闪电一击,晕倒在池中。工友陈某等6人,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,仓促救援,导致7人先后中毒,其中3人死亡。原因为急性硫化氢中毒导致“电击样”死亡。
要点:硫化氢是具腐败臭蛋味气体。污水处理池、下水道、蓄粪池、井底等场所常聚集。
【预防提示】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作业场所前,须先强制性通风,检测空气确认安全;入罐(池)作业,应佩戴供氧式呼吸器、系安全绳、专人监护;遇中毒紧急情况发生时,先做好防护方能参加救援;加强培训,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术;危险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;涉及硫化氢作业的企业,应建立应急救援预案,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。
职业性肿瘤
【典型案例】年轻男性杜某,在某机械制造行业从事喷漆作业4年余,2008年开始出现间断性出鼻血、乏力、发热,至医院诊断为“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”,抢救无效死亡。职业病防治专家判定,原因为职业性重度苯中毒所致。
要点: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,经较长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肿瘤,称职业性肿瘤。
【预防提示】我国目前有8种与职业接触有关的肿瘤被列为法定职业病:石棉所致肺癌、间皮瘤;联苯胺所致膀胱癌;苯所致白血病;氯甲醚所致肺癌;砷所致肺癌、皮肤癌;氯乙醚所致肝血管肉瘤;焦炉工人肺癌;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。
接触以上8种毒物,应进行岗前、在岗、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职业性健康体检,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;作业时加强个人防护,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;下班后及时更换衣物、洗澡。
值得注意的是,许多致癌物与烟草烟雾有协同作用,即吸烟会增强一些致癌物的致癌作用,因此,戒烟对预防职业性肿瘤是有益的。企业应多安排职业防护知识培训,提高劳动者防护意识;最有效的措施则是改进工艺,消除使用致肿瘤毒物。